華聲在線7月10日訊(通訊員 劉欣怡 楊童舒)為響應國家推普號召,助力鄉村振興。近日,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紅場有戲”三下鄉實踐團赴長沙縣等多地開展“推普+戲劇”特色活動,探索紅色戲劇激活普通話推廣新效能。
實踐團成員采訪
隊伍在岳麓山、橘子洲頭、許光達故居、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湖南省烈士公園等多地開展調研活動,采訪游客、景區工作人員、師生、當地居民等多主體,老少壯幼全年齡段,獲得大量一手數據。調研組成員針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對數據進行公式處理后,整體顯示出年齡、受教育程度與被調研者對紅色戲劇文化的了解程度之間呈現出顯著性,相關系數值較大。在受訪者中大部分受訪者對紅色戲劇文化比較了解,近二成受訪者對紅色戲劇文化了解程度不高;在受訪者中近60%的受訪者普通話水平能用,整體呈現正態分布。通過調研隊伍對群眾普通話水平與紅色戲劇文化認知情況有大致了解。實踐隊指導老師分析表示,“這兩組數據放在一起看,恰好說明‘推普’與‘紅色戲劇’可以雙向賦能。紅色戲劇需要普通話打破地域隔閡,讓更多人聽懂故事。而紅色故事的感染力,又能讓普通話學習更有溫度、更易接受。”
張爍今老師指導試課
在調研數據的基礎上,演教組準備兩場原創戲劇和兩堂普通話課堂,并赴湖南省烈士公園進行試課。湖南烈士紀念塔講解員、湖南省紅色瀟湘巡講團成員、全省紅色瀟湘故事金牌宣講員張爍今對試課進行指導,張爍今老師針對課程節奏、內容深度及學生參與度等細節進行現場專業指導,提出了貼合實踐場景的優化建議。老師指導學員注意自身發音需標準“韻尾需干凈收束,避免拖沓或缺失。”他表示理論知識要兒童化,用生活化例子、圖畫、視頻替代刻板講解;教學語言口語化,避免生硬術語。成員針對其提出的建議,進一步完善教學計劃。經過試課打磨的兩場戲劇與課堂,將于7月12日在烈士公園正式呈現。
實踐團成員在烈士公園合影
從調研數據里的“需求圖譜”,到演教實踐中的“精準適配”,湖南師范大學“紅場有戲”實踐隊用“推普+戲劇”的方式,讓紅色故事在清晰的語言傳遞中直抵人心,也讓普通話在厚重的歷史敘事里煥發新的生命力。
責編:周培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