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冠勛 李梅花
7月10日,婁底大市場聯合工會委員會正式成立,這是婁星區首個商圈工會,標志著婁底市婁星區總工會服務觸角進一步向城市經濟最活躍單元拓展,為婁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婁底市婁星區總工會以行動踐行初心,將服務陣地前移至車間班組、項目工地,與一線職工同坐板凳、傾聽呼聲,讓“竭誠服務”的承諾落地生根。一場“工會問需走基層”活動,正是婁星區工會組織向下扎根、情系職工枝葉的生動實踐。
沉下身,問需渠道“零距離”
從車間到家庭,從線下到云端,問需的觸角延伸至每個角落——
“地毯式”走訪:組建6個工作小組,由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帶隊,分片走訪。制訂詳細走訪計劃,明確目標任務、時間節點、責任分工,分層分類全覆蓋,直接深入到生產最前沿、服務最末端。
“心貼心”家訪:對于困難職工、患病職工等特殊群體,工會干部帶著真情實感入戶走訪,在拉家常中了解他們的實際困境。
“指尖上”聯通:線上依托公眾號、社群、問卷等平臺,廣泛收集職工訴求和建議,確保職工有地方說話、有渠道發聲;“線下”采取實地走訪、座談、工會領導干部接待日等形式,與職工群眾面對面、心貼心交流。
敞開心,職工心聲“有回響”
婁底市婁星區總工會既傾聽眼前的困難,也關注職工的長遠期盼。
聚焦一線職工、困難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的核心關切,圍繞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社會保險、福利保障、職業發展等“急難愁盼”開展走訪,每一次走訪,都悉心聆聽、翔實記錄。同時,分類建立動態“民情臺賬”,明確責任主體與解決路徑,確保職工心聲都得到重視,訴求都有跡可循。
精準辦,服務成效“上臺階”
對收集的問題,婁底市婁星區總工會建立“問題、責任、效果”三張清單,實行銷號管理:能現場解決的立行立辦;需協調的主動牽頭督辦;暫難解決的耐心釋疑。
針對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問題,升級改造5個24小時智能“工會驛站”;針對職工法律意識提升和維權需求,組建工會法律援助律師團,深入園區、企業開展普法講座,調解勞動爭議,提供法律咨詢200余人次;針對職工普遍關注的勞動安全問題,深入開展“安康杯”競賽,督促5個企業為3個高風險崗位增配或更新勞動防護用品;針對職工普遍反映的技能提升需求,組織開展“名師帶徒”活動,舉辦勞動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關注職工心理健康和婚戀問題,開展職工心理健康講座和婚戀交友、文體活動;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小微企業職工、農民工等群體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創新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發展工會會員800余名;結合工人文化宮點亮行動工作,根據職工需求和基層工會實際,推動新建(改擴建)職工活動中心5家。
一件件實事的精準落地,讓職工真切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
為鞏固成效,婁底市婁星區總工會將“問需走基層”活動常態化、制度化。定期開展“回訪”,培養和發展更多一線職工擔任工會信息員、聯絡員,延伸工會觸角,及時掌握新情況、新需求;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企業行政方的溝通協調,爭取政策、資源和資金支持,形成服務職工的合力;持續優化服務內容和方式,形成“問需-解決-反饋-改進”的良性循環,讓“走基層”真正成為“惠基層”的長效機制。
一場“向下扎根”的扎實行動,繪就了“枝葉關情”的溫暖答卷。婁底市婁星區總工會通過“問需走基層”,不僅拉近了與職工的距離,更筑牢了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歸屬感顯著提升。下一步,婁底市婁星區總工會將繼續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持續深入開展“工會問需走基層”活動,不斷探索服務職工的新路徑、新方法,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為婁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讓工會服務更有溫度、更有力量。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