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7月30日,“百團百角唱瀟湘”總決賽暨頒獎典禮上,由湖南省民族歌舞團推出的民族群舞《同心鼓》入選“十佳節目”,“95后”主演李葉慧憑借專業的舞蹈功底、流暢自如的演繹被評為“優秀演員”。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苗族鼓舞在湘西的連綿群山之間流傳千年,記載著苗族兒女生生不息的發展歷程。無數苗人在這片熱土上辛勤耕耘,一雙雙飽含深情的眼眸里,真誠流露出他們對生活的熾烈熱愛。鼓,是部落的精神象征符號,代表的是傳統的祭祀文化、農耕文化。苗族同胞深信祖先的靈魂仍棲息于苗鼓之中,擊鼓便可喚醒沉睡的祖先靈魂,庇佑子孫平安順遂,因此對鼓永遠懷抱一顆虔誠的敬畏之心。從20世紀80年代末起,鼓舞逐漸與祭祀脫離,走上大眾舞臺,成為娛人的項目。鼓舞還融入旅游業,在景區、節假日以及各種重大活動中都可見到其身影的舞動。
《同心鼓》的創編取材于苗族鼓舞中的“長城鼓”“撼山鼓”等,脫胎于時下全國巡演火爆的《二十四時舞》。這段5分鐘時長的鼓舞,體量不大卻有著豐富的內涵,每一小節都有不同的看點。李葉慧帶領17位團員們一起,以獨特新穎的藝術表演形式,將舞蹈、音樂、苗鼓等多種元素緊密結合,打破了傳統鼓舞的單一性,傾情演繹了一曲民族奮斗贊歌。
演員在表演民族群舞《同心鼓》。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舞臺光影中,李葉慧與鼓處于最重要的中心位置,左右兩側各放置四面鼓,每面鼓都由一男一女合作完成各種表演動作。演員們從演出服裝到每一個設計的動作、細致入微的面部表情,一招一式值得細細玩味,處處展現著鮮明的苗族特色元素。節目開場時,幾位男演員藏身鼓的背面,靜靜烘托配合著臺上女演員盡情地表演。到了中間部分,借助精心的光影效果,燈光單獨照射著李葉慧的身影,緊接著所有女演員紛紛從舞臺登上鼓,她們從容地在鼓上縱情高歌、翩翩起舞。男演員則在鼓前鏗鏘擂鼓。
節目在表現手法上敢于突破創新,采用男女混搭的形式,由九男九女組成。女子鼓舞輕盈嫵媚,腕部翻轉靈動,步伐細碎似流泉叮咚;男子鼓舞矯健粗獷,肩臂擺動幅度大,鼓點沉雄如山林震顫。兩種美學范式的碰撞融合,形成族群生命力的完整呈現。演員們通過精妙的肢體語言,韻味悠長的原生態苗歌,鏗鏘有力的雙面苗鼓,巧妙地將舞蹈的張力與苗鼓的氣勢完美融合。節奏時而舒緩悠揚,時而熱烈奔放,張弛有度,給觀眾的視覺與聽覺均帶來強烈的沖擊,具有深厚的藝術感染力,呈現出極具震撼力的舞臺效果。
總體來說,《同心鼓》理性與感性兼備,生命哲學與美學交織,稱得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節目的形式與內容相互輝映,集藝術性、文化性與觀賞性于一體,引領觀眾深入領略民族精神與生命的真諦,深刻詮釋了苗族人對美好未來的祝愿以及理想的執著追求。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