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 通訊員 喬木 劉成琳 曹愛民
蚊子雖然只有小小一只,危害卻不可小覷,其在造成人類死亡的動物中,排名居第一。這是因為,蚊子可以傳播瘧疾、乙腦、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疾病。
今年7月,廣東佛山發生境外輸入繼發的基孔肯雅熱聚集性疫情以來,多地號召市民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除蚊蟲孳生地和殺滅成蚊,降低蚊蟲密度,防蚊蟲叮咬,阻斷疫情傳播擴散風險。
“蚊蟲確實是個微型殺手,會傳播80多種疾病,給人體健康甚至生命帶來威脅?!本唧w如何滅蚊?如何防???來聽聽湖南省胸科醫院專家怎么說吧。
Q1:為何蚊蟲“殺傷力”這么大?
湖南省胸科醫院綜合門診部主任、主任醫師李升爐表示,對人類來說,蚊蟲叮咬最可怕的后果是傳播致命的傳染病。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在所有害蟲中,蚊子是“第一大致命殺手”,每年約有70萬人因蚊蟲叮咬染病致死。
蚊蟲叮咬后會傳播如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登革熱、寨卡病毒以及最近關注度較大的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這些疾病雖都通過蚊子傳播,但在傳染源、癥狀及應對方式上各有差異。
Q2:O型血的人更招蚊子嗎?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一群人坐一起,有的人不一會兒就被叮出大包,有的人卻完全不被叮咬。
網上有種說法:蚊子喜歡叮咬O型血的人,其實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專家介紹,蚊子分為雌雄兩性,其中只有雌蚊子會吸血,因為它們需要血液來孕育卵子。雄蚊子則主要以花粉和汁液為食,生命期很短。
李升爐介紹,蚊蟲主要依靠感覺器官來定位,它們會對二氧化碳、乳酸、體溫、體味等產生興趣。這些因素都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代謝水平和健康狀態,對于雌蚊子來說,這些都是它們選擇叮咬對象的重要依據。
研究發現,新陳代謝快的人、呼吸頻率快的人、出汗多的人以及較胖人士、愛化濃妝的人、愛喝酒吃肉的人、夏天出門穿深色衣服的人、洗澡頻率低的人容易被蚊蟲叮咬。
“被蚊蟲叮咬后不要反復抓撓,一般10—15分鐘后,癢感就會明顯消退,可用肥皂水或鹽水清洗止癢,或用復方爐甘石洗劑等外用藥物?!崩钌隣t提醒,不建議在蚊子包上掐米字止癢。
如果被蚊蟲叮咬后出現發燒、頭痛、血尿、喉頭水腫等情況,需立即就醫,進行相關檢查。
Q3:如何有效防蚊滅蚊?
李升爐給出四點建議。
1、養成隨手關好紗窗、紗門的習慣;2、出汗后及時洗澡,保持皮膚清爽;3、避免在黃昏和黎明等蚊子多的時候外出,避免在涼亭、綠化帶等戶外陰暗處逗留,遠離積水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4、使用蚊香、滅蚊片、驅蚊水等驅蚊產品。
“從事戶外活動時,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躍高峰),要做好個人防護,建議穿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暴露的皮膚及衣物上噴涂驅蚊劑,并按說明書要求足量、定時補涂?!崩钌隣t提醒。
此外,要做好環境清理。伊蚊依賴小型積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蟲孳生地是預防蟲媒傳染病的根本措施,要定時清理家中容易積水的地方。徹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蓋閑置的盆、罐、桶、缸、輪胎等容器。清理房前屋后溝渠、天臺排水槽,保持水流暢通;填平洼地。
家中水養植物每周至少徹底換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內壁和植物根部。寵物飲水碗、接水盤等同樣需勤換勤洗。必須使用的儲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務必嚴密加蓋或投放安全的滅蚊幼緩釋劑。
妥善處理垃圾,特別是廢棄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飯盒等,避免其成為小型積水容器。
如有需要,應合理使用化學防蚊,且使用殺蟲氣霧劑前,應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閉或遮蓋,避免污染。氣霧劑可直接對準蚊蟲噴射,也可以關閉門窗,將氣霧劑噴頭向上45°角向房間各方向噴射10—15秒,然后施藥人員離開房間。
氣霧劑作用約20分鐘,打開門窗充分通風后方可進入。選擇含有避蚊胺、驅蚊酯、派卡瑞丁、精油類(如檸檬桉)等成分的驅蚊產品時,按產品說明涂抹或噴灑在暴露的皮膚表面,要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口鼻,兒童使用時應選低濃度產品,并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李升爐提醒,如果想在面部使用驅蚊產品,先噴到手上,再抹到相應位置會更好。
驅蚊產品作用于皮膚時,如有刺激性,請立即停用。面對家庭室內外難以清除的積水可投放滅蚊幼緩釋劑,例如0.5%吡丙醚顆粒劑或蘇云金桿菌血清型。
辟謠
這些“妙招”統統不靠譜
1.賽博蚊香驅蚊、手機驅蚊軟件;
2.維生素B1驅蚊:復合維生素B1泡水、搖勻,睡前對準胳膊、腿、身體等部位噴一下;
3.堿水盆滅蚊法:洗衣粉和肥皂絲散發的香味,能吸引蚊蟲到水盆產卵;
4.吃大蒜或室內放大蒜;
5.空調調成24攝氏度,蚊子就不咬人了;
6.將樟腦丸磨碎,撒在屋內墻角;
7.在室內的花盆里栽一兩株西紅柿,西紅柿枝葉發出的氣味會把蚊子趕走;
8.用橘紅色玻璃紙或綢布套在燈泡上,蚊子最怕橘紅色光。
以上統統為“假”,千萬別信。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