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8月11日訊(通訊員 黃驪 王輝)不知不覺,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接近尾聲,這一站,陳雨婷和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湘傳致遠”社會實踐團來到了她的家鄉安仁縣龍市鄉。回顧去年遠赴廣西省東興市開展的“愛心‘湘’傳,金花四溢”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陳雨婷老師感慨萬千:“東興大旺村少數民族居民比較多,語言溝通不順暢的時候,音樂就成為最好的交流手段。在這一次的七彩假期暑期課堂三下鄉活動中我們就延續了原創的做法,我在指導志愿者為當地兒童創作歌曲的同時,也鼓勵兒童發揮想象力去創作詩歌、手工藝術品。”
志愿者在彈唱陳雨婷原創歌曲《大旺金花茶》
“在安仁龍市鄉,留守兒童比較多,有些孩子一年也很難和父母見上一面,我們在充分家訪調研的基礎上,依托紅藍鄉村書屋,打造了‘1+6’融媒寓美課堂體系。”她說。
作為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校團委副書記、影視藝術學院現代流行音樂教研室鋼琴教師,陳雨婷始終心系兒童教育。“我在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專業讀本科,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向就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智障兒童影響方面。2014年,我考入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高永謀教授學習配器專業,在校期間曾免費為自閉兒童公益音樂會編配鋼琴伴奏,當時就思索畢業以后如果有機會,要用原創音樂陪伴更多兒童。”
2023年,來到校團委工作的陳雨婷在學校和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開始組建校團委學生會“湘傳致遠”社會實踐團。陳雨婷作為指導教師,以鄉土元素為創作靈感,在社會實踐活動期間創作了《大旺金花茶 》《班定遠》等大量膾炙人口的鄉土元素歌曲。“湘傳致遠”社會實踐團也榮獲全國大學生“三下鄉”、2024年度湖南省大學生“三下鄉”等多項榮譽表彰。
陳雨婷參加東興市馬路鎮“鄉村振興 青春篤行”進步青年交流座談會分享三下鄉經驗
陳雨婷堅信每個兒童都有豐富的想象力,美育就是激發她們內生想象力的最好催化劑。鄉村美育的提升需要城鄉教育者的共同重視關懷,鄉村暑期課堂,是檢驗大學生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建設社會能力的“驗金石”,也是由真實場景鑄造的實習實訓“大課堂”。
臨別前,龍市中心小學五年級蔡耿蘭的奶奶送來自己種的甜瓜感謝陳雨婷老師,“她握著我的手說,耿蘭小朋友在美育課堂的熏陶下性格變得更加活潑開朗,更愛笑了。我相信這就是美育的浸潤力量,讓鄉村小朋友的自信從一顆顆美妙的音符、一幅幅美術作品與一首首詩歌中迸發出來,通過欣賞美、創造美來激發孩子們潛在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陳雨婷表示,今后會繼續投身鄉村美育社會實踐活動,帶領更多大學生志愿者們,讓美育變成輕扣鄉村兒童心靈的鑰匙。
責編:伍鏌
一審:伍鏌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