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飛 鄧智華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梁可庭
初秋時節,走進郴州市資興市三都鎮碑記片區的辣椒地,只見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村民們挎著竹籃穿梭其間,指尖翻飛間,滿筐的紅辣椒正等著東江魚集團的運輸車。這些新鮮的碑記辣椒,將與享譽市場的東江魚“聯姻”,變成香辣魚干、辣椒罐頭、酒辣椒等系列產品,端上粵港澳大灣區的餐桌。
碑記辣椒為何突然“搭伙”東江魚?
原來,今年遇上全國辣椒價格回落,加上運輸、包裝成本居高不下,辣椒種植戶的利潤稀薄。“不能讓辣椒爛在地里!”鎮、村干部多方尋覓解決辦法,主動找上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東江魚集團。該集團董事長周小文帶著團隊來考察,將辣椒帶回去做了3次試驗,越試越興奮:“口感香得正、辣得醇、脆得爽,剛好符合大灣區消費者對‘鮮辣’的偏好!”
碑記辣椒在資興頗有名氣。早在20世紀60年代,三都鎮碑記片區的6個村就開始種辣椒。因丘陵石灰巖地貌,晝夜溫差大,碑記辣椒從開花到采摘需20天,比普通辣椒多出約5天。碑記辣椒果肉厚得能切片,做小炒肉時越嚼越香,是本地市場的“香餑餑”。
為扶持辣椒產業發展,資興市出臺獎補政策:種植1至30畝,每畝獎300元;種植30畝以上,每畝獎600元。今年種植面積從去年的700畝基礎上翻倍,可偏偏遇上市場低行情。
雙方此番聯手,各有收獲。東江魚集團投建每小時加工1000公斤的自動化生產線,開發休閑食品、罐頭、酒辣椒等系列產品,簽了5年“訂單農業”合同,今年收購8萬公斤,明年將增加至15萬公斤。周小文算起長遠賬:“碑記辣椒離我們近,運輸成本省了不少,品質又穩定,用它做出來的產品,肯定能在大灣區的超市、湘菜館里站穩腳。”
“以后不愁賣了!”高橋墟村黨支部書記謝立煌笑著介紹,村民們只管把辣椒種好,東江魚集團上門收,價格還比市場平均水平高一點。
風里飄著辣椒的香,地里傳來村民的笑聲——資興這對“鮮辣CP”,正朝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方向闊步前進。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