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8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趙瞳銥 實習生 李彥冰)堅定踐行“兩山”理念,繪就三湘生態畫卷。8月15日,湖南省舉辦第三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典型案例發布暨“8·15”全國生態日生態保護修復科普宣傳活動,集中展示我省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方面的創新實踐和豐碩成果。
(活動現場。 李彥冰 攝)
活動現場發布并展示了湖南省第三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二大優秀案例及七大典型案例。除發布的省級案例外,“郴州市桂陽縣寶山鉛鋅銀礦生態修復、長沙市瀏陽市永安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入選國家級典型案例的四個案例也一并在此次活動主題展中展出。
(教授現場開講公開課。 李彥冰 攝)
在生態保護修復專題科普公開課上,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教授成永生作《地球醫生的“治愈術”——湖南礦山生態修復魔法之旅》專題授課,講授生態保護修復的科學原理、技術方法以及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省自然資源總督察李全勝表示,近年來,湖南成功實施8批次國家及省級重大生態工程,9個案例入選國家級典型案例,為生態修復工作提供了豐富的“湖湘經驗”。接下來,我省將繼續強化系統觀念,深化改革創新,突出科技賦能,持續構建生態修復新格局,守護三湘大地綠水青山。
湖南省第三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優秀案例及典型案例名單
一、湖南省第三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優秀案例
岳陽市汨羅江流域生態修復
常德市穿紫河﹣柳葉湖生態修復
永州市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修復
邵陽市東南片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
岳陽市汨羅市古培鎮雙鳳礦山生態修復
郴州市桂陽縣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
永州市瀟水流域道縣寧遠小型采石場生態修復
株洲市醴陵市東富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永州市祁陽市茅竹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衡陽市常寧市水口山鉛鋅礦生態修復
常德市臨澧縣胡家灣建筑石料用灰巖礦生態修復
益陽市安化縣渣滓溪梯鎢礦生態修復
二、湖南省第三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典型案例
常德市臨澧縣松材線蟲防治
益陽市資水流域入湖段生態修復
益陽市南縣農田系統生態功能提升
常德市澧水流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
益陽市安化縣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
岳陽市汨羅市樂福田建筑用花崗巖礦生態修復
婁底市冷水江市錫礦山銻礦生態修復
責編:潘華
一審:趙瞳銥
二審:李昆勵
三審:魯紅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