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美
《守道》是一部以清代監察御史謝振定為主角的歷史小說。前年春天,我開始寫作《守道》時,一位朋友不無擔憂地問我:你寫這么一位知名度不高的小人物,有價值嗎?
朋友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謝振定官階僅為從五品,只能算是小人物;雖然《清史稿》有傳,知名度確實不高。但我沒有因此擱筆,因為我的心,早已被謝振定牢牢系住。
最先打動我的,是謝振定的錚錚鐵骨。2003年仲夏的一天,我初次走進謝振定的故居——漣源市金石鎮樂愷堂,御史燒車的故事,瞬間就攫住了我。我久久地在樂愷堂里徘徊,寫作的種子也就悄然萌芽。乾嘉之交的和珅,是乾隆帝的親家、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一等忠襄公,權傾朝野,氣焰囂張,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朝中大員競相巴結時,一個從五品的監察御史,卻在太歲頭上動土,一把大火燒了其豪華座車(妾弟違制乘坐),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更使我傾心的,是謝振定作為先行者的姿態。謝振定那驚天一燒,絕非匹夫之勇,而是其靈魂深處的思想,及其獨立人格所迸發出的光輝。謝振定不僅具有非凡之勇,而且學養深厚,負經世才,“以學問經濟傳”,其人品、學識,深刻影響了陶澍、賀長齡、魏源、曾國藩等人,實為湖南近現代人才群體的先行者,是湖湘風骨的標志性人物。陶澍為宦之初,與謝振定有七年交集,深受其熏染。謝振定逝世后,陶澍在祭文中稱其“壯志方長,貽謀伊始”。“貽謀”意為父祖對子孫的訓誨,陶澍用此一詞,足見其對謝振定的敬重。曾國藩則是在謝振定這位家鄉先賢的傳說和詩文熏陶中成長起來的。他曾寫詩稱頌“我昔曾讀《知恥集》,憾不追逐參翔翱”“一朝燒車震都市,驄馬御史真人豪”。完全可以說,謝振定雖是小人物,卻有大作為,影響極其深遠。
自2003年始,十數年間,我陸續從湖南省圖書館、湖南博物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收集到謝振定的《知恥齋詩文集》《補遺》及全部奏稿,幾位好友也陸續從故宮博物院、北大圖書館、通州檔案館、江蘇淮安漕運博物館及民間族譜中幫我收集到一些資料,我還在其他史料中尋覓到蛛絲馬跡。埋首于故紙堆里,謝振定的形象逐漸在我腦海里清晰起來。紙上得來終覺淺,我又沿著謝振定的足跡,從漣源樂愷堂到長沙岳麓書院,從京城翰林院、都察院到通州坐糧廳等遺址,再到江南貢院、京口、瓜州、揚州、淮安,走了一遍又一遍。冥冥之中,我仿佛看到了他的身影,聽到了他的聲音。于是,我選取他人生中出任監察御史這一片段,演繹出了《守道》這部小說。
我想,能夠穿越時空、燭照人心的,不是顯赫的官階、煊赫的名聲,而是其靈魂深處所發出的光輝。我未能完整描寫謝振定的整個人生,也未能充分刻畫謝振定的內心世界,只是籍其熠熠之光,勾勒出一個先行者的背影。但愿謝振定靈魂深處所發出的光輝,能偶爾照見我們內心的幽暗。但愿這個先行者的背影,能對在迷茫中彷徨的我們有所指引。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