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戰史》史料書籍在長沙市藏湘知紙質文化博物館展陳)
(近日,部分承載著中華民族抗戰歷史記憶的珍貴紙質史料向長沙市民免費公開展出)
星辰在線8月1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勛)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為民族危亡發出的聲聲憂憤吶喊,被深刻烙印在當時出版的書本、報紙、期刊、海報等紙質材料上,成為抗戰史料的重要組成部分。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長沙市各地紛紛舉行紀念活動。近日,部分承載著中華民族抗戰歷史記憶的珍貴紙質史料在長沙市藏湘知紙質文化博物館集中亮相,向長沙市民展出。星辰全媒體記者來到位于湘江西岸漁人碼頭附近的該博物館,探尋史料中的記憶細節, 感受偉大的抗戰精神。
星辰全媒體記者現場看到,本次展品多撰寫、出版或制作于20世紀上半葉,內容聚焦于“抗戰”主題的重大歷史節點,展現了面對亡國滅種危機時,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如有馮子超著、正氣書局出版的《中國抗戰史》,也有戰地記者曹聚仁與攝影家舒宗僑合作編著、上海聯合畫報出版社發行的《中國抗戰畫史》,還有郭沫若著、北新書局印行的《全面抗戰的認識》等。
(《中國抗戰畫史》記錄大量戰地見聞與圖片素材,以文圖互證形式系統梳理抗日戰爭全過程)
(郭沫若著、北新書局印行的《全面抗戰的認識》)
“我館聚焦紙質文化,收藏了大量抗戰時期的文字、紙質文獻及史料,包括抗戰史相關資料、畫冊、戰史課本等,這些均為館內重要館藏并向公眾展示。通過這些史料,我們希望引導公眾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的和平生活。”長沙市藏湘知紙質文化博物館創始人、館長、策展人彭軍告訴星辰全媒體記者,“展出抗戰期間的紙質藏品其實很不容易”,本次展覽的展品主要來自他個人及其多位收藏界同仁幾乎跨越半個世紀以來的收藏。抗戰時期物資匱乏,日寇封鎖轟炸下,那些年的紙質材料印刷依賴屬于那個年代的老舊鉛印、簡陋油印或石印技術,部分甚至依靠手抄完成。經年累月,歲月流逝,到如今部分紙質史料已嚴重破損,經現代技術修復后才得以上架展陳。
星辰全媒體記者觀察到,透過這些脆弱的紙質材料,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的精神躍然紙上,如光明書局出版發行的《丁玲-新中國的女戰士》,該書由美國記者里夫原著、葉舟譯制,內容書寫了文藝女性在革命抗戰與民族解放中作為“戰士”的英勇事跡和精神風貌,呼應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救亡主題;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發行的《患難余生記》,該書系愛國民主戰士、出版家和新聞記者鄒韜奮的自傳作品,完整呈現了作者堅持抗爭的心路歷程,成為研究中國近代新聞出版史的重要文獻;如中國童子軍總會編著發行的《中國童子軍》,記錄了抗日戰爭期間童子軍參與戰地服務的英勇事跡。
(長沙市藏湘知紙質文化博物館舉辦的教科書插畫展。以上圖片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勛/攝)
據介紹,長沙市藏湘知紙質文化博物館抗戰紙質史料展覽將持續至9月中旬,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該館還將陸續開展相關文化沙龍活動,歡迎長沙市民和中小學生前往觀展。該館是湖南省重要的文化機構之一,擁有豐富的藏品資源,旨在讓紙質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與魅力,期待與更多文化機構或名家加強合作,共同書寫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新篇章。
責編:潘華
一審:潘華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星辰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