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綠電” 點亮三湘
2025-08-21 08:55 [來源:華聲在線] [責編:潘華]塞上“綠電” 點亮三湘
2025-08-21 08:55 [來源:華聲在線] [責編:潘華]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境內,“寧電入湘”工程配套光伏電源,光伏板在日照下泛起藍色波濤。寧夏日報記者 魯延宏 攝
在甘肅省境內,線路架設在僅容一人側身的“刀背梁”山脊上。
位于陜西省的秦嶺朱鹮保護區,建設者為鐵塔涂裝上紅黃相間的顏色,給朱鹮裝上“導航燈”。
在重慶市巫溪縣,“寧電入湘”工程跨越長江,268噸重的“塔王”托舉長達1307米的跨江導線。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供圖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群山間,建設者行走在海拔1670.8米高的導線上。
施工人員在湖南境內鐵塔組塔?!皩庪娙胂妗惫こ毯隙涡陆ㄨF塔1355基,機械化施工率達95%。
8月20日,衡南縣境內的衡陽換流站。塞上“綠電”源源不斷而來,在這里由直流電變換為交流電,再安全穩定地輸送至全省各地。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孟姣燕
這是塞上風光點亮三湘燈火的壯美詩篇,是戈壁灘涂變身能源基地的時代見證,是千里銀線跨越山河的電力奇跡。8月20日,“寧電入湘”工程正式投運,這條橫跨六?。ㄊ小^),綿延1616公里的“電力天路”,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將西北綠電直送湖南,譜寫了能源建設的新篇章。
有云端鐵塔刺破云霧的巍峨雄姿,有長江天塹銀線飛渡的壯闊場景,有戈壁灘上機械轟鳴的火熱畫面。在湖北恩施的崇山峻嶺間,建設者搭設128條貨運索道,將萬噸塔材運上云端;在甘肅“刀背梁”山脊,工人們徒步5小時攀上80度峭壁,在猛禽嘶鳴聲中筑起“塔王”;重慶長江畔,施工團隊與時間賽跑,飛架1307米跨江導線。
是技術創新破解施工難題的智慧結晶,是生態保護與工程建設并重的生動實踐,是機械化施工提升效率的典型示范。面對11次特高壓交叉跨越,工程師們研發三維仿真系統,實現毫米級精準施工;秦嶺深處,建設者為保護朱鹮棲息地,創新研發靜音施工方案。
當塞上的風點亮三湘的燈,當戈壁的光溫暖瀟湘的夜,這些跨越山河的奮斗故事,正在新時代的畫卷上熠熠生輝。
責編:潘華
一審:潘華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