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楊斯涵 通訊員 喬楚涵
“聶校長您好,我們今年開設了智慧種植區,可以種植哪些蔬菜呢?”
“今年的AR科學實驗室,會開設哪些新奇有趣的實驗?”
……
8月25日,長沙師范附屬致遠小學的會議室里,三位穿紅色馬甲的湖南日報全媒小記者楊麓穎、曾馨怡、劉中宜,正在采訪校長聶良紅。小記者們輪流提問,校長聶良紅含笑傾聽并認真解答,互動溫馨。
“小記者社會實踐”在該校實施一年多,孩子們的成長清晰可見。聶良紅介紹,在記者團系統鍛煉中,孩子們待人接物、與人交往的能力明顯增強,而頻繁采訪陌生人的過程,既提高了他們口頭表達能力,更培養了良好心理素質。不少小記者已在新湖南客戶端平臺發表作品,書面表達能力得到極大的肯定與提升?!凹尤胄∮浾邎F是孩子們一次生動的職業啟蒙教育,他們在實踐中提前體驗記者日常,心中或許已埋下未來職業的種子?!甭櫫技t自信滿滿地告訴記者。
這背后,是學?!爸逻h課程”育人體系和學校踐行社會實踐活動的生動縮影。作為國家與地方課程的延伸補充,學校精心開發“致遠”特色課程,由“致韻”“致趣”“致動”“致美”“致德”五個模塊組成,分別指向文化與傳承、科技與創新、勞動與生活、體育與藝術、品德與擔當,落實“五育并舉”,所有課程“全部免費、全員參與,嵌入式授課、常態化開課”,讓校園里處處是成長的舞臺。
學校更以技術賦能教育高品質發展:AR高爾夫模擬練習場里,孩子們屏息揮桿,智能系統實時計算球的速度、角度和落點;智慧圖書館里,后臺實時記錄閱讀足跡、分析閱讀偏好、推送個性化閱讀建議,為閱讀指導提供依據。AR科學實驗室、科創中心……該校已實現“人人擁有智慧平板、間間都是智慧教室、處處都是智慧課堂”的建設目標。智慧教育的全場景應用讓孩子們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收獲屬于自己的精彩未來。
責編:潘華
一審:潘華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