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長58.38%。近日,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主席體驗后極力推介——
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湘西吧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楊元崇
“朋友們,來這里吧!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8月24日,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主席里卡爾多·布西在永順縣芙蓉鎮面對鏡頭,向世界推薦湘西。當天傍晚,永順縣驚現雙彩虹奇觀,正在參加2025第九屆世界攝影大會的300余名國際攝影師共同用鏡頭見證。這座“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成為全球攝影焦點。
今年湘西州實施“引客入湘”戰略成效顯著。上半年全州接待入境游客18.62萬人次,實現旅游外匯收入6507.1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8.38%和57.66%,兩項指標均居全省前三。
張家界—鳳凰古城線路領跑入境旅游
一條串聯世界級景觀的“張家界—鳳凰古城國際旅游精品線路”,已成為區域文旅發展新引擎。
這條“黃金走廊”創新整合武陵源砂巖峰林、鳳凰古城夜景、芙蓉鎮瀑布景觀和矮寨大橋工程奇觀等資源,打造“自然奇觀+人文秘境+工程史詩”的立體體驗。其中,鳳凰古城旅拍及沉浸式夜游項目國際游客參與度很高,矮寨大橋的“橋旅融合”模式將工程參觀與峽谷探險結合,引流效果顯著,“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窗口。
“這是資源稟賦的創造性轉化。”吉首大學張建永教授指出,“通過交通串聯實現景區優勢互補,既保留特色又形成合力,為區域旅游協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交通網絡的完善為線路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張吉懷高鐵開通后,鳳凰至張家界核心景區實現75分鐘直達。隨著張家界機場T3航站樓啟用,線路國際輻射力將進一步提升。
湘西入境游市場持續向好。最新統計顯示,東南亞國家及中國港澳臺地區客源占比達65%,其中泰、越、馬三國占半壁江山。
國際交流拓展客源市場
湘西州實施“文化走出去、游客引進來”戰略,為景區引流。
主動走向全球客源市場進行精準營銷。今年2月,湘西州組團參加2025年馬來西亞國際旅游展。展會期間,“神秘湘西”展臺備受關注,并與當地旅行社達成合作。其間,芙蓉鎮景區與馬來西亞登嘉樓州停泊島景區簽署了友好景區備忘錄,實現互推互宣。
向海外輸出優質文化IP,以文化共鳴提升國際游客對湘西州的認知與向往,紀錄片《沈從文與湘西》出海加拿大并入圍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民族舞劇《二十四時舞》獲湖南藝術節田漢特別獎,成為湘西文旅推介的重要文化符號。
聚焦用活民俗文化資源,國際知名作曲家譚盾以湘西采茶韻律為靈感,融入“土家族打溜子”等非遺元素,創作新曲目《茶溜子·神秘湘西》,在香港“中華文化節”首演,贏得廣泛贊譽。芙蓉鎮景區通過海外社交平臺推送瀑布夜景、土家擺手舞等短視頻,吸引大量外國游客。7月,原創雜技劇《夢之旅—神秘湘西》啟動西班牙巡演,將在50余座城市演出140場。
文化走出去,游客引進來。7月,2025“親情中華·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走進永順、古丈等縣,來自8個國家的40名海外華裔青少年深度感受湘西文化魅力。
服務升級贏得全球口碑
“陪您滿意游湘西”活動持續開展,通過規范市場秩序、提升服務便利度等措施,形成“低投訴、高滿意度”的良性發展態勢。入境游客滿意度達98%以上。
在提升服務質量方面,鳳凰古城實現漢、英、韓三語標識全覆蓋,配備英、日、韓語導游服務。芙蓉鎮與張家界合作組建的專業小語種導游團隊,有效滿足了不同國家游客的需求。
入境游客支付更便利,鳳凰古城設置5處外幣代兌點,200多家商戶支持國際信用卡消費。芙蓉鎮等景區全面優化境外游客支付體驗,支持掃碼支付與國際信用卡支付功能。
服務品質持續優化,重點景區餐飲創新推出改良版湘西美食,更符合國際游客口味。旅游行業積極推進國際禮儀培訓,其中“鳳凰旅拍”專項培訓項目涵蓋攝影技巧、客戶溝通等多項國際化服務標準。芙蓉鎮民宿經營者鄧妮憑借流利英語服務,年接待境外游客超過2000人次。
智慧旅游建設成效顯著。湘西州“文旅大腦”接入327個點位,AI智能行程規劃、VR景區導覽等服務覆蓋主要景區。《邊城》《德夯幻境》等沉浸式體驗項目獲得游客好評。
漫步鳳凰古城,邂逅各國背包客;駐足矮寨大橋,遇見國際攝影師;流連芙蓉鎮,迎來四海賓朋——這一幕幕,正是湘西州打造“國內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的鮮活寫照。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