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8月31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利飛)根據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日前印發的《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將于9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3000元。
具體來看,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間,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于消費,且貸款經辦機構可通過貸款發放賬戶等識別借款人相關消費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政策。其中年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且最高不超過貸款合同利率的50%。
舉例來說,在政策執行期內,小王申請了一筆5萬元的消費貸,年利率是3%,還款方式為先息后本。他裝修、買家電,把這5萬元都花完了,享受消費貸“國補”后,原本一年要支付1500元的利息,就只要付1000元。
消費者怎么才能領到這份“貼息紅包”?
開福區一家國有銀行營業網點工作人員介紹,需滿足兩個條件:首先,必須是從工農中建交等18家銀行,以及招聯等5家個人消費貸款發放機構獲得消費貸款;其次,在申請消費貸款之后,簽署補充協議,授權銀行查詢消費交易信息;之后銀行等貸款機構會自動識別并幫你申請貼息。該銀行工作人員提醒,如果把貸款取出來,用現金消費,銀行無法判斷資金用途,消費者就無法享受貼息。
記者走訪獲悉,許多銀行消費貸貼息準備工作基本完成,不少銀行已開啟預熱營銷相關貼息產品;相關操作指引細則,可在線下網點或線上App的消費貸貼息窗口咨詢操作。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