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通訊員 范婉君
在隆回縣六都寨鎮中心小學的校園里,有這樣一位青年教師:她懷揣對教育事業的赤誠,扎根教學一線;她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座右銘,用愛心與責任澆灌每一顆童心,她就是——隆回縣六都寨鎮中心小學的付源源老師。
畢業于長沙師范學院的付源源,自踏上三尺講臺以來,便始終堅守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她深知“學高”是立身之本,課余時間從未放松對專業知識的鉆研,積極參與各類教研活動,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而“身正”則是育人之基,她以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用耐心、細心和責任心,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在工作中,付源源始終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以高尚的師德踐行著教師的使命。她常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種子,只是花期不同。”班里曾有個性格內向的小男孩,上課從不主動發言,作業也總是拖沓。付源源沒有急于批評,而是每天利用午休時間陪他讀書,發現他對繪本故事特別感興趣后,便特意在課堂上創設“故事分享角”,鼓勵他上臺講故事。起初孩子聲音小得像蚊子哼,她就在一旁悄悄豎起大拇指;當孩子講錯時,她會笑著說“這個想法真特別”。一個學期后,男孩不僅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還在學校故事比賽中拿到了二等獎,媽媽來校時紅著眼眶說:“付老師,您讓孩子敢抬頭看人了。”這樣的例子在她的班里還有很多,她用尊重與鼓勵,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被珍視的力量。
教育從來不是孤軍奮戰,付源源深諳“家校同心,其利斷金”的道理。她格外重視與家長的溝通,不僅通過家長會、電話、微信群及時反饋學生情況,更會針對不同孩子的特點,與家長共同制定個性化的成長計劃。她用真誠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讓教育的合力溫暖每個家庭。
她團結同事,樂于分享教學經驗,在團隊中傳遞著積極向上的力量。這份對教育的無私奉獻,不僅體現在日常的教學與班級管理中,更在累累碩果中得到印證:她撰寫的論文在省市級論文大賽中屢獲佳績,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文明班級”,成為學校里的“標桿集體”。
在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道路上,付源源同樣不遺余力。她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各類活動,用汗水澆灌出一朵朵成長之花:體操比賽、武術操比賽中,孩子們以整齊的動作、昂揚的精神摘得一等獎;常規訓練比賽里,良好的行為習慣讓班級脫穎而出;她指導學生創作的手抄報多次榮獲一等獎,更有學生在她的悉心輔導下,在鎮少兒才藝大賽中奪得特等獎。這些榮譽的背后,是她犧牲休息時間的耐心指導,是她對“五育并舉”教育理念的生動實踐。
從長沙師范學院的學子到基層小學的優秀教師,付源源用青春詮釋著教育的意義,用行動書寫著對事業的熱愛。在六都寨鎮中心小學的沃土上,她如同一名勤懇的耕耘者,正繼續以滿腔熱忱培育著更多幼苗,讓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個孩子的童年。
責編:張嵐
一審:張嵐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