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黃煒信
為規范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行為,加強監督管理,今年7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了《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作為“金融啄木鳥”,湖南兩家地方資管成立以來,已累計收購不良債權超600億元,在防范化解區域性金融和實體經濟風險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市場化紓困的湖南實踐
省委金融辦監管二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南擁有兩家地方資管,分別是2015年成立的湖南省財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2019年成立的長沙湘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兩支“金融急救隊”正通過市場化手段,為區域經濟平穩運行提供專業助力。
在新華聯集團系列重整案中,財信資產積極參與望城銅官窯文旅項目,通過“結構化出資+利益共享”機制,撬動7億元資金,帶動多方參與。同時,湘江資產也作為重整投資人,為上市公司新華聯注入脫困資金。財信資產、湘江資產協調各方資源賦能上市公司,成功化解相關主體債務危機,助力上市公司實現“摘星脫帽”。新華聯集團系列重整案成為市場化、法治化處置不良資產的標桿樣本。
“我們是‘救火隊員’,也是‘外科醫生’。”財信資產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財信資產還發行華中首單3.53億元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為不良資產處置開辟了新的路徑。
多方合力下的重生
梅溪湖店調改后日銷額穩定在120萬元、湘潭九華店日銷額達106萬元、邵陽新天地店單日銷售額增長15倍……2024年,重整后的步步高展現出強勁復蘇勢頭。
在這一過程中,湘江資產等專業機構作為重整投資人,為步步高注入關鍵資金。同時,專業資本參與運作,幫助企業化解債務風險。
步步高重整案例已成為國內上市公司通過司法重整實現重生的典范案例,彰顯了“地方政府+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協同模式的優越性。
湖南地方資管聚焦防風險、降杠桿、促發展,不僅能有效處置累積的不良資產,防范和化解區域金融風險,還能促進資源的高效配置,為實體經濟的結構優化與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從風險處置到價值重塑
省委金融辦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湖南兩家持牌地方資管已累計收購不良資產19.18億元,處置不良資產26.48億元,貢獻稅收2.59億元。業內人士有個形象比喻:“地方資管就像金融系統的CT機,既要掃描風險病灶,更要給出治療處方。”
在當前經濟轉型關鍵期,地方資管的功能正從風險處置向價值重塑升級。湘江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個項目都需要定制化方案,比如文旅項目側重運營賦能,地產項目則強化資金閉環管理。”
“未來,地方資管將更注重通過資產重組、債務重組等手段,幫助困境企業實現價值再造。”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隨著《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實施,湖南地方資管機構正加強構建投行化不良資產處置能力、培養估值定價及資產管理專業團隊、完善與地方政府及金融機構的協同機制等方面建設。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