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國有企業積極探索,賦能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紓解職工家庭“帶娃小煩惱”
不負所“托”,孩子暑假玩得嗨學得好

長沙晚報社(集團公司)暑期托管涵蓋乒乓球、書法等興趣拓展內容,深受孩子們歡迎。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志偉 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朝昭 實習生 彭靚婧
眼下,“生育友好型社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從發放育兒補貼到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今年以來,國家連放“大招”,用真金白銀支持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
日前,國家衛健委等單位聯合下發《關于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推動用人單位辦托”。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發揮帶頭作用,結合實際為本單位職工提供普惠托育服務。”
解決“育”的難題,減輕“養”的負擔,才能進一步激發“生”的意愿。近年來,長沙國有企業持續探索,紓解職工家庭“帶娃焦慮”,切實保障職工生育權益等,積極參與推動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
從“看住娃”走向“看好娃”
剛剛過去的暑假,長沙晚報大樓職工活動中心被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包圍。
今年是長沙晚報社(集團公司)開設職工子女暑期愛心托管興趣班的第三個年頭。通過前期廣泛征求意見,今年的托管服務圍繞乒乓球、書法等興趣拓展內容,邀請來自湖南省書法家協會、天心區乒乓球協會的資深老師、專業教練授課,深受孩子們歡迎。此外,長沙晚報工會還聯手知識博覽報,首次開辦了“迷彩少年”軍事夏令營,從“看住娃”到“看好娃”,多途徑緩解暑期“看護難”,收獲職工一致好評。
修訂完善慰問政策、提質升級“職工之家”、設立母嬰室……近年來,長沙晚報還通過政策推動、集體協商、服務保障等舉措,持續完善職工生育福利制度,確保產假、哺乳假、陪產假等法定權益全覆蓋,切實維護職工,特別是女性職工生育期間合法權益,為職工平衡家庭與職場提供有力支撐。
企業普惠托管,暖心更安心
走進位于湘江集團10樓的職工子女愛心托管班,場地寬敞明亮,空調、飲水機、休息區等設施一應俱全。今年暑假,湘江集團100余名員工子女在這里度過了平安快樂的假期。
“能不能再加辦一期?”“小朋友特別開心,都舍不得結業”……托管班微信群里,職工的點贊留言持續刷屏。記者了解到,湘江集團托管班課程不僅設置有作業輔導、閱讀寫作、數學思維等學習活動,以及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運動體驗課,還聯合專業機構提供美術、舞蹈、英語口語等自費特色課程。
“開設托管班有效解決了職工子女看護難題,幫助孩子們全面發展,也進一步增強了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湘江集團工會相關負責人說。
長房集團則依托“國企主導+專業運營”模式,整合旗下商圈優質資源,改造逾800平方米多功能空間,聯合專業機構開展科技探索、文化傳承、運動實踐、實地研學等課程,構筑優質成長空間,搭建多元成長平臺,助力長沙打造普惠托管網絡。
“我們通過開展職工子女托管、女性員工關愛服務等舉措,倡導工作與家庭平衡的理念,全方位打造生育友好型企業。”長房集團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房集團嚴格落實產假、產檢假、哺乳假、陪產假、育兒假等政策,安排專人協助員工辦理生育補貼申請,并全程跟蹤審批流程,確保補貼及時足額發放。
三年開設愛心托育托管班2400余個
人口問題是“國之大者”,“投資于人”就是投資未來。幼有所育、幼有善育,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后半篇文章”。近年來,長沙著力推動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不斷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
在我國計劃經濟時代,單位開辦托兒所一度成為大型企事業單位的“標配”。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基于改革的現實需求,很多企業逐漸剝離“辦社會”職能,嬰幼兒托育服務轉向社會化。隨著時代變遷,如今的“企業辦托”儼然成為現代企業管理中吸引人才、穩定隊伍的“新福利”。
2022年,長沙市總工會啟動專題調研,550份單位問卷、4823份職工問卷,道出了職工子女假期“無處去”、課后“看護難”等托育困境。
“2023年以來,市總工會積極推動基層工會探索普惠性托管托育服務模式,著力加強普惠性托管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為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貢獻工會力量。”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三年來,長沙工會通過支持用人單位辦托、園區社區嵌入式辦托、工會聯合體辦托等多種形式,累計投入資金6000余萬元,開設愛心托育托管班2400余個,惠及職工子女13萬余人次。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