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中國大地上,2800 多個縣級行政區星羅棋布,這里熱氣騰騰——全國74%的人口就在縣域的場景中工作生活;這里也生機勃勃——正是經濟轉型的第一現場。每一天,變化都在縣城發生,個體的努力通過地緣紐帶輻射出去,帶動整個區域大步向前。《大國強縣》系列策劃第一季選取六座縣城的特色產業,講述一縣一產的故事,它們中有衣食住行的“供應商”、有關鍵技術的“攻堅者”,也有高質量發展的“硬脊梁”。正是千百個縣域百花齊放,鋪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之路。
縣城=土味?
快把你的刻板印象收一收,接下來的4分鐘,帶你領略什么是中式浪漫的天花板!
瀏陽有多牛?
還記得這些名場面嗎?都由中國湖南的一座縣城——瀏陽奉上。
在中國,每點燃10個花炮,就有7個來自瀏陽,這是花炮產業最集中的區域。
在這里,不用等年節,每周都能輕松炫煙花,企業們的試花環節都被串聯成盛大的煙火大會。
有這樣一組數據,中國占據美國進口煙花爆竹市場97.4%的份額,2022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5.803億美元的煙花爆竹,而瀏陽一縣就貢獻了出口額的60%。
因為瀏陽人常用當地山上出產的泥巴來給煙花封口,所以煙花出口也被人們笑稱為“黃泥換美金”。
怎樣用一句話形容瀏陽煙花的江湖地位?原國際煙花協會總部、國際煙標委秘書處、國家煙花爆竹標委會等均設在瀏陽。
現在,瀏陽的煙花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吸納30多萬人穩定就業。2022年,瀏陽花炮產業集群實現總產值301.5億元。
瀏陽為什么牛?
1300多年前,世界上第一掛爆竹就誕生于瀏陽。
這里的山地富含硫礦,制作火硝的重要原料唾手可得,隨處可見的紅壤為優質的煙花原材料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明末,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觀看煙火大會寫道:“中國人制作焰火的技術實在出色,幾乎沒有一樣東西不能用焰火巧妙地加以摹仿……我估計他們消耗的火藥,足夠維持一場相當規模的戰爭達數年之久。”
清光緒年間,瀏陽花炮遠銷南洋。近代,瀏陽鞭炮出口外銷廣告上寫著:此物將來必有風行全球之一日。
但此后,瀏陽煙花明珠蒙塵,改革開放春風吹來,瀏陽人重振旗鼓,開始了產業的建設與革新。
1984年,在摩納哥世界焰火大賽上,代表中國參賽的煙花廠排名墊底。當時的輕工業部給瀏陽下達任務,要求“1986年參賽,拿到好的名次,為國家爭得榮譽”。
師傅們足足鉆研了兩年時間,用45種禮花彈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古典美學,力克意大利等傳統強隊,一舉奪魁。
同年,依靠花炮這一主要出口產品,瀏陽成為湖南省縣級單位創匯之冠。
1998年起,在瀏陽政府的推動下,傳統的家庭作坊變為山中單人單間的流水線工廠,花炮產業的集團式發展隨之騰飛。從1992年到2012 年的20年間,瀏陽花炮產業產值足足增長了70倍。
而與此同時,瀏陽煙花一直在尋找煙花禁限放令的破題之法。
“安全”“環保”和煙花放在一起,看著是不是有點不習慣?
事實上,“微煙”“無硫”“少塵”已經成了近些年瀏陽煙花生產的關鍵詞。
2005年,瀏陽打響花炮領域的“三大革命”,專注于研發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2007年,政府開始將花炮直接稅收的1.5%作為花炮發展專項資金。
點燃引信,一邊跑開一邊捂住耳朵,只為在硝煙中聽個響?現在的瀏陽煙花,早已不是我們童年記憶中二踢腳和鞭炮的模樣。
在煙花中加入動漫元素,互動性、趣味性,社交屬性疊滿,瀏陽的野心是讓煙花成為一種社交媒介、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在每個人們需要慶祝的日子提供陪伴。
2021年,瀏陽焰火企業累計燃放文旅焰火1600多場次,總金額約3億元,占全國文旅市場85%的份額。
產品創新還帶動了海外市場的增長,從前,是外商需要什么,企業生產什么。隨著瀏陽煙花產品的飛速迭代,瀏陽有什么,外商選什么的模式逐漸成型,東南亞等地區更是主打一個緊跟潮流,連產品外包裝圖案都但求相似。
時至今日,瀏陽仍在推進花炮產業的轉型升級。從唐宋走到今天,瀏陽的進取心成就了煙花產業的輝煌,也讓中國制造在世界舞臺上持續閃耀。
來源:央視網
責編:潘華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