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肖霄
馬達轟鳴,鐵皮船在瀏陽河上緩慢前行。甲板上,一位身著藍色長袖工裝的河道保潔員手持一根2米多長的抄網,將河面上的漂浮物撈進垃圾袋。
8月12日上午9時,長沙市芙蓉區婚慶園旅游碼頭。記者見到保潔員楊進霞時,他已在陽光下打撈作業1個多小時。
“我們三個人組成一個河道保潔小隊,在東屯渡大橋到圭塘河入口約兩公里的河段固定作業。”楊進霞介紹,目前,瀏陽河河面上小范圍漂浮物和岸邊垃圾仍以人工清理為主。
高溫天氣下,他們調整了作業模式,采取“做兩頭歇中間”方式,避開正午最炎熱時段。即便如此,反復彎腰、打撈,不到半小時,他們就渾身汗濕。
“一定要小心,不能皮膚接觸甲板和鐵欄桿。”保潔員黃鵬才提醒記者,陽光暴曬后的鐵皮船,碰到就可能被燙傷。
記者隨隊登船往瀏陽河上游行駛,長善路圭塘河大橋下,聚集了不少釣魚愛好者。“釣魚人留下的魚餌、塑料袋、水瓶,都需要我們及時清理。”黃鵬才熟練地拿起抄網和夾子,不到5分鐘,抄網已是滿滿當當。
河面不遠處,另一艘打撈船正轟鳴而來。駕駛員劉金介紹,這是公司配備的自動打撈船,能裝兩噸垃圾。
入汛以來,瀏陽河上游沖刷下來的樹枝、塑料袋等漂浮物增多,給河道保潔帶來不小的工作壓力,自動打撈船能減輕不少負擔。
打撈作業將近一小時,三人將船停靠碼頭,一起喝涼茶解暑。“公司配備了藿香正氣水、涼茶、綠豆等防暑用品,還有風油精、花露水用來防水面的蚊子。”黃鵬才說。
黃鵬才和楊進霞擔任河道保潔員已經七年多,兩人坦言工作確實辛苦,但他們覺得值得。“做一行就要愛一行,將瀏陽河的垃圾打撈干凈,也是為美麗長沙作貢獻。”楊進霞表示。這幾年,瀏陽河水質逐年改善,去年還入選了第三批“全國美麗河湖”。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