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譚登
英雄不朽,精神長存!
8月中旬,在山西武鄉八路軍文化園,左權將軍外孫沙峰深情講述姥爺的故事:左權這個名字作為將軍,是剛硬的。他參與指揮“百團大戰”,粉碎日偽軍“掃蕩”;左權這個名字作為親人,又是柔軟的。他會在戰斗之余,騎馬十里地,去接回剛生產的妻子和剛出世的女兒。
(左權將軍外孫沙峰,深情講述姥爺的故事)
沙峰提到,左權將軍在他的最后一封家書里,留下了四個情意繾綣的“念”字:“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在武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記者跟隨“紅星照耀中國·光耀太行”網絡主題宣傳采訪團一行,看到這封跨越80余載時空的家書,透著深沉的力量,深深觸動人們的心弦。
(左權將軍的最后一封家書)
這封家書是1942年5月22日晚,左權將軍壯烈殉國前3天,寫給愛妻劉志蘭的最后一封信,也是一封飽含大義與柔情、充滿著愛情與親情的訣別書。
家書中,對妻子和女兒左太北綿長的思念之情,與熾熱的家國情懷交織。“國內局勢將如何變遷,不久或可明朗化了。”左權將軍將國際國內局勢告知家人,分析戰局,同時也叮囑妻子:“我雖如此愛太北,但如時局有變,你可大膽地按情處理太北的問題,不必顧及我。”字字千鈞,是革命者時刻準備犧牲的錚錚鐵骨,讀來令人淚目。
“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二十一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我擔心著你及太北,你入學后望能好好地恢復身體,有暇時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極須人照顧的。”
“想來太北長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經常去看她,來信時希多報道太北的一切。”
(武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左權將軍事跡展陳)
“在閑游與獨坐中,有時總仿佛有你及北北與我在一塊玩著、談著,特別是北北非常調皮,一時在地下,一時爬著媽媽懷里,又由媽媽懷里轉到爸爸懷里來,鬧個不休,真是快樂。可惜三個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塊的話,真痛快極了。”
……
誰曾想,這封充滿惦念與囑托的家書竟成絕筆。
3天后的1942年5月25日,八路軍總部按計劃轉移到山西遼縣十字嶺,轉移中被日軍飛機發現。在指揮八路軍總部機關突圍的戰斗中,左權將軍為掩護戰友,不幸被彈片擊中,壯烈殉國,年僅37歲。他時任八路軍副參謀長,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將領。
“直到1982年,我的母親左太北才看到這封最后的家書,她才知道自己有一個多么疼愛她的父親。”沙峰說。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蔣玉青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