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8月25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 通訊員 邵美琪 羅文嘉 鄧慧倩)“陳娭毑,打胰島素之前一定要用教您的方法確認,千萬不要再搞錯了。”8月25日,長沙市第三醫院老年病科十三病室副主任余慧叮囑剛出院的陳娭毑。幾天前,78歲的陳娭毑因視力模糊、記憶混亂,誤將早餐前的短效胰島素劑量加倍多次注射,出現嚴重低血糖,甚至意識喪失。
老人誤注胰島素險釀大禍
陳娭毑被緊急送往長沙市第三醫院時,血糖值僅為1.9毫摩爾/升,遠低于3.9~6.1毫摩爾/升的正常范圍,屬于嚴重低血糖。
經搶救、住院后,陳娭毑逐漸康復。醫護人員在家屬協助下,為老人建立了一套“胰島素管理三步確認法”:第一步,注射前大聲朗讀胰島素劑量,通過聽覺確認;第二步,用手機拍照記錄注射劑量與時間,留存視覺憑證;第三步,通過視頻連線讓家屬遠程再次確認。這套簡單易操作的方法,能為老年患者自主使用胰島素搭建了一道安全“防護墻”。
低血糖應急分“輕重”
“老年患者因視力下降、記憶力減退,使用胰島素時需格外謹慎,任何疏忽都可能導致嚴重后果。”余慧強調,老年患者自主注射胰島素,需牢記四大安全要點:
1.規范儲存與分裝,胰島素需在2℃—8℃冷藏保存,開封后可在≤25℃的室溫下存放,但有效期不超過28天;建議使用專用分藥盒,每周由家屬協助分裝胰島素,同時配備放大鏡藥盒,解決老年患者視力障礙導致的劑量看錯問題。
2.嚴格注射流程,注射前需仔細核對胰島素名稱、有效期及劑量刻度;若使用預混胰島素,需先水平滾動10次,再上下顛倒混勻10次,確保藥液均勻;每次注射需更換部位(在腹部、大腿、上臂間輪換),避免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形成硬結。
3.動態監測血糖,需定期監測空腹、餐后2小時及睡前血糖,每周至少完整記錄2天的血糖數據。
4.謹慎調整劑量,每次調整胰島素劑量時,幅度不可超過原劑量的10%;外出就餐時,可適當預減1至2個單位胰島素,合并感染時需增加監測頻次。
“低血糖是胰島素治療最常見、最危險的并發癥,家屬掌握應急處理措施至關重要。”余慧提醒,當老人出現心慌、手抖、出汗等低血糖早期癥狀時,家屬應立即讓老人口服15克碳水化合物,如半杯果汁、3塊方糖或1勺蜂蜜,15分鐘后復測血糖;若血糖值仍低于正常范圍,需再次補充碳水化合物;若老人出現意識模糊、昏迷等嚴重癥狀,家屬應立即讓老人側臥位防止誤吸,舌下給予蜂蜜涂抹,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等待專業醫護人員到來。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