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黑牛”規模養殖主體21家,年消耗秸稈約33萬噸
漣源:“吃”出生態循環鏈
華聲在線8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姚昕玥 通訊員 廖鶴松 王桂林)8月22日,漣源市金石鎮晟銘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內,秸稈飼料化加工生產線正高效運轉。該合作社年秸稈處理能力達1.2萬噸,其存欄的400余頭湘中黑牛,秸稈飼料使用占比超85%。
漣源市糧食播種面積105.6萬畝,主要農作物秸稈總量達55.6萬噸。該市堅持“以用促禁”,探索秸稈綜合利用路徑,聚焦飼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五化”方向,構建“收、儲、運、用”全產業鏈條。
該市圍繞區域產業特點和農作物種類,分類推進秸稈高效利用。對早稻秸稈重點推廣快速腐熟還田,實現培肥地力;對中稻、晚稻秸稈積極引導離田利用,優先發展秸稈飼料化;在玉米主產區重點推廣青(黃)貯飼料和混合發酵飼料技術,提升飼料轉化率;在“湘中黑牛”等肉牛養殖集中區,大力推動秸稈飼料化利用(制作粗飼料、混合飼料)以及作為養殖墊料利用,推動種養結合與循環發展。
通過因勢利導扶持、發展一批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漣源已逐步形成“種植大戶+養殖大戶+有機肥生產企業”的訂單模式,構建起“秸稈—飼料—養殖—糞污—有機肥—還田”閉合生態循環鏈。目前,全市建成收儲網點16個,培育有機肥生產企業3家;帶動發展“湘中黑牛”規模養殖主體21家,年可消耗秸稈約33萬噸。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