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通訊員 王晗
在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就業與創新創業學院的走廊上,時常能看到楊靜宇博士忙碌的身影——或是為備戰競賽的學生答疑解惑,或是與團隊探討課程設置,或是修改產教融合課題的研究報告。這位中共黨員、副教授,從2006年站上高職講臺至今,始終牢記育人初心和使命,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條賽道上齊頭并進,用實干與創新書寫新時代職教人的責任和擔當。2017年7月,湘江長沙施加湖段突發滑坡險情,楊靜宇和望城區興城社區黨總支的黨員同志們第一時間投身到抗洪救災一線,搬運沙袋、巡查險情、值守堤壩、轉移物資等,用行動詮釋黨員教師的初心與使命。
教學育人: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種。在十余載教學實踐中,楊靜宇始終以學生為中心,既注重專業能力培養,更關注創新思維與人文素養的提升,手把手帶領學生在各類競賽中嶄露頭角,結出累累碩果。
2024年8月,楊靜宇和同校教師楊寧驊一起指導李俊豪團隊參與第12屆未來設計師?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從走訪市場到調研用戶,再到創意指導和滿足客戶需求,最終斬獲湖南賽區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2023年11月,指導學生呂馥備戰“中國教育電視臺?外研社杯”職場英語挑戰賽。針對呂馥的個人情況,量身定制指導方案,從語音語調的細節打磨,到職場場景的情景模擬,再到心態調整的技巧分享,一再下苦功夫反復演練。呂馥不僅奪得網絡賽道一等獎,還在后續的“楚怡杯”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斬獲英語演講二等獎。
除了指導競賽,楊靜宇的專業能力也得到了行業認可。2023年12月,她受邀擔任中國教育電視臺?外研社杯職場英語挑戰賽演講大賽全國決賽評委,用嚴謹的評價標準為選手賦能;自2022年起,她還擔任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考官,以專業視角為教育行業選拔合格人才。在課堂教學中,楊靜宇打破傳統英語教學滿堂灌的模式,將翻轉課堂、游戲教學等理念融入其中——從論文《基于翻轉課堂分析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有效策略》的理論探索,到英語詞匯游戲教學的實踐落地,她讓原本枯燥的英語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提升。
科研創新:做職教改革的先行者
科研不是空中樓閣,要扎根教學實際,服務職教發展。十余年來,楊靜宇主持、參與各級課題9項,出版專著1部,主、參編教材5部,獲實用新型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3項,發表論文30余篇,每一項成果都與教學、育人緊密相連。在英語教學改革領域,她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近年來又將目光投向新興技術與職業教育的融合,從“基于虛擬數字人技術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可見一斑。
此外,楊靜宇的科研視野還延伸到思政教育與國際交流領域。2024年4月,她撰寫的論文《賡續瀏陽紅色基因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長沙軌道交通職業學院“四結合”制度為例》獲第十九屆長沙市民辦學校教育科研論文一等獎,為紅色文化融入職業教育提供了實踐路徑;2017年,她主持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引進國外智力項目,推動湖南民辦高職軟件類專業群建設,展現開闊的國際視野。
責任擔當:做職教事業的堅守者
從2009年榮獲湖南省高職院校公共文化課教師說課競賽英語組三等獎,到2013年被評為湘潭市民辦學校優秀教師;從2016-2017、2017-2018學年度連續榮獲“科研工作先進個人”,到2022年被聘任為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考官……十余載光陰里,楊靜宇的每一份榮譽,都凝聚著她對理想信念的追逐與付出,對職教事業的熱愛與堅守。“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技術技能人才,未來我將繼續深耕職業教育教學與研究領域,力爭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更多教學資源,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楊靜宇如是說道。
十余載職教路,楊靜宇用行動詮釋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內涵。她既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也是職教改革路上的“先行者”,更是職教事業的“堅守者”。職教人的價值,就在于用知識與創新點亮學生的未來,用實干與擔當推動行業的發展。而這份堅守與熱愛,也將繼續支撐著楊靜宇在職教路上不斷砥礪前行,書寫更多精彩篇章。
責編:潘華
一審:潘華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