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8月27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曹婕妤 彭靖貽 余蓮 唐振宇)8月27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該廳近日印發《湖南省職稱評審監管實施辦法》,通過制度創新與剛性約束,為全省專業技術人才成長營造清正、清朗的評審環境。
重點監管誰、怎么監管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志,對于黨和政府團結凝聚專業技術人才,激勵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職稱評審過程中反映突出、易發多發的違規問題,《辦法》明確,聚焦申報人、評審專家、職稱評審相關工作人員等個人,評審單位、申報人所在單位等單位進行監管。
同時明確了隨機抽查、定期巡查、重點督查、質量評估、專項整治等監管方式,建立起覆蓋全面、層級清晰、懲防并舉的職稱評審監管體系,進一步規范評審行為、提升評審公信力,持續釋放職稱制度改革紅利,促進全省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
發現違規行為,該怎么處理
辦法創新推出“負面清單”,系統梳理申報人、評審專家、評審工作人員、評審單位、用人單位五類主體38項具體違規行為,將弄虛造假、隱瞞道德失范和違紀違法問題、干擾評審公平、泄露專家信息等納入監管范圍。
建立全省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依托國家和省級信用信息平臺,實現失信行為信息歸集與共享。誠信檔案庫主要記錄涉及個人的失信行為信息,包括違規情形、處理依據、處理措施、生效時間、記錄期限以及根據法律法規要求需要記錄的其他信息。這些將作為申報評審職稱或參與職稱評審工作的重要參考,嚴重失信行為將納入職稱申報評審失信黑名單。
全面實行誠信承諾制,申報人須簽訂誠信承諾書,保證材料真實,違者取消當年申報資格,3年內不得參評;評審專家須承諾公平公正履職,如有違規即取消資格并通報所在單位。今年以來,湖南已查處申報高級職稱弄虛作假64人,均受到取消資格、記入誠信檔案、三年禁報等處理,有力震懾各類違紀違規行為。
此外,《辦法》要求,各級人社部門要建立健全職稱評審監管責任制和問責機制,依法依規處理違規行為并追究責任。職稱申報、推薦、審核、評審等,堅持誰推薦誰負責、誰審核誰負責、誰評審誰負責的原則,確保責任到人、守土盡責。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