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8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翊瑋 視頻 朱帥銘)作為長沙商業文明的發源地與城市更新的核心引擎,五一商圈正以“非標商業”破局者的姿態,開啟新一輪空間重構與業態革新。8月28日,記者從長沙城發集團了解到,碧湘楚巷項目已進入建設沖刺階段,預計2026年第二季度正式開業。這一城市更新標桿項目,將成為五一商圈擴容的重要支點。
湘江之畔崛起“非標商業”新地標
碧湘楚巷地處五一商圈西南門戶——湘江中路與下碧湘街交會處,緊鄰地鐵3號線靈官渡站,與橘子洲隔江相望,占據湘江東岸一線江景資源。項目總建筑面積4.75萬平方米,以“瀟湘上河圖”為設計靈感,保留市級文保單位天符宮,打造汝愚街、天符驛站、時間畫廊、水晶宮四大主題組團,形成“低密度藝術建筑群+沉浸式文化體驗長廊”的獨特形態。
作為長沙首個真正意義上的“非標商業”樣本,碧湘楚巷突破傳統購物中心標準化業態模式,聚焦“文化體驗+社交場景+在地創新”:汝愚街規劃為圍合式高端社交場,引入明星主理人品牌與無邊界餐飲;天符驛站以修復后的天符宮為核心,還原老長沙廟會場景;時間畫廊融合數字藝術與文創展覽;水晶宮則打造LIVEHOUSE、潮流集合店與夜經濟復合空間。
項目更與東茅街茶館合作,在天符宮原址打造“天符宮茶館”,以茶文化為媒介,將老長沙“呷茶”“扯談”的市井煙火升級為當代生活美學。
什么是“非標商業”?一般是指打破了傳統商業的固有模式,更加側重個性化、差異化的商業實踐。贏商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在空間形態、場景營造、業態組合、運營模式等維度創新的商業項目,都可以稱之為“非標商業”。
打造“濱江文旅商業帶”,形成全業態矩陣
近年來,五一商圈的更新迭代,正從解放西路、五一路、黃興路交會的“黃金三角”向湘江沿岸縱深拓展。
根據《長沙市商業和商務用地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商圈擴容以“保護歷史文脈、激活濱江價值”為核心,構建“一線四片”發展格局:沿湘江東岸串聯下碧湘街、西文廟坪、油脂廠等歷史街區,形成總長約3公里的文化商業帶。碧湘楚巷所在的下碧湘街片區,正是這一戰略的核心承載區。
項目的落地填補了五一商圈沿江商業帶的空白。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端指出,碧湘楚巷通過“文旅消費內容擴容”,將杜甫江閣夜景、橘子洲焰火等文旅IP與商業空間深度捆綁,助力湘江東岸形成“白天逛古街、夜晚賞江景、全時消費”的文旅生態圈。與此同時,毗鄰的油脂廠1936項目已啟動招商,與碧湘楚巷形成業態互補,共同推動商圈向“濱江文旅商業帶”升級。
在《長沙市“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中,五一商圈被定位為“國際商業消費形象窗口”,服務范圍覆蓋全省乃至周邊省份。當前,該商圈已形成147萬平方米商業存量、年客流量超5000萬人次的規模。
根據規劃,五一商圈將通過地下商業動線打通、空中連廊建設等工程,構建“地上地下聯動、南北區域貫通”的立體商業網絡。預計到2026年,五一商圈核心區商業面積將突破160萬平方米,形成“高端零售+文化體驗+夜經濟”的全業態矩陣。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