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熊泊宇 通訊員 周家莊
秋風送爽,新學期如約而至,與學子一同迎接新學期的,還有那一抹熟悉的“火焰藍”。
開學第一課,湖南各地消防救援部門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安全教育活動,讓消防安全知識從書本上的文字,變成師生手中的“實戰技能”。
清死角掃盲區 從源頭守護平安校園
“滅火器是撲救初起火災的關鍵設備,必須定期檢查保養,確保隨時處于良好狀態。”8月29日,衡陽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監督員對南岳區文定實驗中學校園區域進行檢查,叮囑學校負責人。
連日來,衡陽市消防救援支隊聯合教育部門組成工作組,在轄區校園開展了一系列消防安全專項檢查行動。工作組聽取各學校負責人對于校內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介紹,并對教學樓、宿舍樓、食堂等重點場所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否暢通,消防設施器材是否配備齊全,進行仔細檢查。針對發現的隱患問題,檢查人員當場提出整改意見,要求各學校負責人加大自查自改力度,及時消除校園安全潛在隱患。
消防監督員對校內消防器材進行檢查。通訊員供圖
在邵陽、張家界、永州等地,校園安全排查工作同步開展。各地消防監督員聯合教育部門,深入各學校開展“地毯式”排查整治,確保安全隱患“零死角”。
除校園內部消防安全,學生出行安全同樣重要。郴州市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聯合市公安交警支隊一大隊,開展“拉網式”校車安全排查。
“校園安全不容盲區,校車是學生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不能有半點馬虎。”北湖區消防救援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聯合檢查覆蓋轄區217臺校車,排查并整改49處安全隱患。
從理論到實踐 讓安全意識落地生根
“叮鈴鈴”,8月27日,一陣急促的消防警報聲在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響起。在長沙市岳麓區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指揮下,參加演習的師生們迅速反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低姿,沿預定路線有序疏散,僅用時3分20秒便完成全員安全撤離。
演習結束后,消防宣傳員通過回放疏散視頻,復盤整個逃生過程,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優化建議,并就宿舍、教室、食堂等重點場所常見火災隱患進行講解,有效提升師生在日常環境中的火災防范能力。
與此同時,消防演練的警鈴也在三湘四水的學校內相繼響起。8月29日,臨澧縣第一中學消防演練現場,一場緊張的人員被困模擬救援場景上演。
接到“火情”報告后,臨澧縣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們迅速攜帶救援裝備,沖入模擬火災現場,在濃煙環境中快速定位“被困人員”,成功將兩名“傷員”救至安全區域。
消防疏散演練現場。通訊員供圖
“通過今天的演練,我不僅掌握了實用的逃生技巧,更深刻認識到消防安全不能掉以輕心。”參與演練的楊同學在活動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岳陽、益陽、婁底等地消防部門也以新生軍訓為契機,深入轄區校園開展消防演練,以“真場景、真動作、真應對”的態度,上好新學期安全第一課。
學生爭當安全主講 意識能力雙提升
與單向灌輸的安全教育不同,在株洲市湘淥實驗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內,主講席上坐著的不再是消防宣傳員,而是幾位神情專注的學生。
課堂上,大屏幕逐一呈現家庭、教室、宿舍等常見場景中潛在的火災隱患。初一學生李同學認真觀察畫面后,主動拿起話筒,清晰指出問題所在,贏得臺下陣陣掌聲。
隨后的實驗環節,更是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在消防員全程指導下,兩名同學分工協作,一位負責向容器中倒入色粉和酒精并安全點燃實驗材料,另一位逐步解說實驗的目的與安全要點,使現場師生對火災發生機理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安全第一課中的實驗環節。通訊員供圖
湘潭、懷化、湘西等地的消防宣傳員則結合學校火災特點,采取互動式授課,將授課生動化、有趣化,通過一問一答趣味活動,充分調動師生們的積極性,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讓學生從聽課人轉變為主講人和實操者,不僅增強了他們對消防安全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提升了大家的自救互救能力。”湘潭市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說。
隨著各地陸續迎來開學季,湖南消防將持續開展各種形式的消防宣傳進校園活動,提升師生消防安全自防自救能力,共同筑牢校園防火墻。
責編:熊泊宇
一審:熊泊宇
二審:劉雙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