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9月4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 通訊員 樂梧亭 阮貴云)“一起床就眼前發黑,蹲久了站起來,頭暈得扶墻才能站穩,我是不是身體太虛了?”9月4日,長沙市第三醫院(湖南大學附屬長沙醫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室副主任梁薇芬在坐診時接待了一位突發頭暈前來就診的患者。
這并非第一位因“站起來就頭暈”就診的患者。經過詳細檢查和診斷,患者大多遇到了同一種情況——體位性低血壓,這種在日常生活中頗為常見的“站起來就頭暈”的現象。
“體位性低血壓是指當人從臥位、坐位或蹲位突然轉變為站立位時,血壓瞬間下降,腦部供血不足,出現眼前發黑、頭暈、站立不穩、暈倒的情況。”梁薇芬解釋,這種情況在各個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生,但在老年人、長期臥床者以及患有某些基礎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等)的人群中更為常見。
遇到體位性低血壓該如何應對?梁薇芬提出以下建議:
慢動作起床或起立:醒來先躺30秒,坐30秒,雙腿下垂,再慢慢站起;避免猛地彎腰撿東西,改用“膝關節下蹲”。
多喝水,適量吃鹽:除非醫生限制,每天喝1.5—2升水;適量吃咸一點,比如喝淡鹽水,幫助保水升血壓。
物理抗壓法:起身前交叉雙腿或繃緊大腿、臀部肌肉,促進血液回流;可穿醫用彈力襪,尤其適合靜脈曲張患者。
調整藥物:如果正在吃降壓藥、利尿劑,向醫生咨詢調整劑量或服藥時間。
警惕跌倒:頭暈時立刻坐下或蹲下,避免摔倒;衛生間、臥室安裝防滑扶手。
梁薇芬提醒,大多數體位性低血壓患者通過生活習慣調整就能改善,但如果存在頻繁暈厥,伴隨心慌、胸痛、呼吸困難、說話含糊、手腳無力等其他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查。
責編:劉茜
一審:劉茜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