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8月11日訊(全媒體記者 杜立 通訊員 王有成)近日,岳陽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組對屈原管理區“一季超級稻+再生稻”頭季核心示范區進行測產驗收,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807.4公斤,標志著當地全域水稻單產提升行動取得階段性突破。
再生稻是利用頭季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在特定培育條件下,促使這些休眠芽再次萌發生長最終形成稻穗以供收割的水稻,它擁有節省人力成本、提升經濟效益等優勢。
此次核心示范區位于屈原管理區營田鎮八港村,總面積100畝,選用臻兩優8612、瑋兩優8612、颶兩優8612三個優質品種,由省農科院提供技術支撐。示范區于3月18日播種,4月6日機插移栽,全程應用省農業農村廳主推的“六適三高”栽培技術。專家組現場考察發現,水稻長勢均衡,無明顯病蟲害,落色及結實率表現優異。
測產過程中,專家組隨機選取3塊田塊進行機收實測:1號田實收畝產801.1公斤,2號田808.7公斤,3號田812.5公斤,算術平均畝產達807.4公斤。“品種抗逆性強、技術落實到位是高產關鍵。”屈原管理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示范品種在抗病、抗倒伏及適應性上表現突出,“六適三高”技術的精準應用為豐產奠定了基礎。
為保障技術落地,省農科院專家團隊建立“現場指導+線上答疑”的服務機制,從播種、移栽到水肥管理全程跟蹤。此次再生稻高產攻關是該區全域水稻單產提升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通過品種優化、技術集成與數字管理,持續推動糧食生產向高質高效轉型。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