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邵陽縣長陽鋪鎮堅持把黨建工作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以建強組織堡壘為根基,以創新治理模式為抓手,以發展特色產業為引擎,將黨建工作轉化為鄉村振興實效,繪就產業興、治理優、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
建強骨干隊伍,筑牢振興“橋頭堡”。長陽鋪鎮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其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作用,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建立村級后備力量臺賬,注重將政治素質高、群眾基礎好、帶富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納入后備力量隊伍,為村“兩委”換屆儲備優質人才,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現全鎮共儲備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44人,其他村級干部后備力量129人。
創新治理模式,激活振興“神經末梢”。長陽鋪鎮充分發揮片組鄰“三長制”優勢,根據“就近,就便,就熟”的原則,從黨員、村民代表、責任心強的村民中推選片長、組長、鄰長,全鎮20個村共推選出片長91名、組長514名、鄰長880名。片組鄰長主動承擔政策宣傳、民情收集、矛盾調解、便民服務等職責,在政策宣講中當“宣傳員”,在民情收集時做“信息員”,在矛盾調解中為“調解員”,在便民服務里成“服務員”。通過黨建引領片組鄰“三長制”,實現小事不出鄰、大事不出組、難事不出村,有效提升鄉村治理效能,為鄉村振興營造和諧穩定環境。
聚焦產業發展,點燃振興“強引擎”。長陽鋪鎮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牛鼻子”工程,立足各村自然稟賦精準施策,蹚出特色產業富民路。高鞏橋村、石灣村等村黨支部考察引進“紅顏”優質品種草莓,黨員主動對接市場跑銷路、學技術,發動帶領群眾發展草莓種植,實現黨建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新立村黨支部利用重點村集體扶持資金投資建設集烘干房、剝谷機,收割機、無人機噴灑農藥、運輸等為一體的農機服務中心,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群眾增收。
“長陽鋪鎮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夯實組織基礎、優化治理機制、壯大特色產業,讓黨建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再上新臺階。”長陽鋪鎮黨委書記楊小勇表示。
(吳雨萱 周珍妮 劉 倩 陸益平)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